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套路编排特征解析
南京东南大学 万玉纲
笔者通过深入研究体悟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套路拳谱,认为将其分成八段更能体现套路的编排特征,即把每一段落的分段点置于单一式子连续移动步伐的最后一动上,如前进步的搂膝拗步等和野马分鬃,后退步的倒撵猴以及横行步的云手。为了辅助习练者记忆,前曾编写行功歌诀以提示演练过程中,前后式子的连接顺序及变化方位。
歌诀云:
(一)
混沌无极生太极, 面南起势揽雀西,
1 1 3--1
回拉单鞭提手南, 白鹤亮翅朝东展,
9—1 3—1 3--1
搂拗琵琶走循环, 搬拦捶打封闭按。
6—1,2,3 2—1,2 6—1 3—1
(二)
十字封裹面朝南, 闪身西北抱虎归,
3—1 2--1
旋身向东肘底捶, 倒撵猴儿身后退。
1 2--1
(三)
斜飞势南接提手, 鹤翅东展左搂拗,
2—1 3—2 3—2 6--4
海底捞针扇通臂, 撇身捶接搬拦捶,
2-1 2—1 2—1 6--2
上步揽雀回单鞭, 云手连环往东返。
3—1 9—2 3--1
(四)
单鞭探马双分脚, 转身左蹬双搂拗,
9—3 1 1 1 6--5
进步栽捶撇身捶, 搬拦捶连右蹬脚,
1 2—2 6—3 1
左右打虎回右蹬, 贯耳左蹬转右蹬,
1 1 1 1 1 1
搬拦捶打封闭按, 十字封裹又面南,
6—4 3—2 3--2
闪身西北抱虎归, 斜拉单鞭野马追。
2—2 1 1
(五)
揽雀回身拉单鞭, 返身穿梭四隅全,
3—2 9—4 1
揽雀再回拉单鞭, 云手连环又东返。
3—3 9—5 3--2
(六)
单鞭下势金鸡立, 倒撵猴儿又一番。
9—6 2—1 1 2--2
(七)
斜飞势南接提手, 鹤翅东展左搂拗,
2—2 3—3 3—3 6--6
海底捞针扇通臂, 撇身蛇信搬拦捶,
2—2 2—2 1 6--5
上步揽雀回单鞭, 云手连环再东返。
3—2 9—7 3--3
(八)
单鞭探马带穿掌, 十字腿回指裆捶,
9—8 1 1 1
上步揽雀回单鞭, 下势七星跨虎威,
3—3 9—9 2—2 1 1
十字摆莲弓射虎, 搬拦捶打封闭按,
1 1 6—6 3--3
十字收势再面南, 静虚无极归自然。
3—3 1
人们在对传统杨氏太极拳套路的认识上有某种误区,认为繁杂冗长,难以记忆。其实不然,通过比照上述八段行功歌诀,对套路的式子组成特征,式子之间的连接特征,各个段落的特征以及整体结构特征逐一进行解析,认为85式套路无论从拳理上还是从舞台表演的艺术审美角度上看可谓尽善尽美,有很强的规律性可循,体现了传统杨氏太极拳的博大精深。
一、85式套路式子的组成特征。
歌诀中,式子的底线下的数字标记是表示该式子在整个套路中出现的次数。如起势式子的底线下标记为1说明在整个套路中只出现过1次,而揽雀尾式子在整个套路中共出现了3次,在第1段中出现了1次标记为3—1,在第5段中出现了2次,标记为3—2和3—3。经统计,85式中有新式子46个,重复式子39个,总计85式,112动。分布在八个段落中。
新式子 重复式子 合计
第1段 11 2 13
第2段 4 4
第3段 6 5 11
第4段 13 8 21
第5段 1 5 6
第6段 2 2 4
第7段 1 10 11
第8段 8 7 15
总计 46 39 85
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新式子和重复式子有机的分布在每个段落中,习练者循序渐进,在学习新式的同时也不断温习旧式。
二、85式套路式子重复以及连接特征
套路中重复式子较多,重复次数2至9次不等。如单鞭(9次),搂膝拗步(6次),搬拦捶(6次),揽雀尾(3次),上步揽雀尾(3次),白鹤亮翅(3次),云手(3次),如封似闭(3次),十字手(3次),提手上势(3次),倒撵猴(2次),抱虎归山(2次),斜飞势(2次),海底针(2次),扇通背(2次),撇身捶(2次),下势(2次)。
式子之间的连接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譬如揽雀尾和上步揽雀尾有区别,揽雀尾也有称跨步揽雀尾的,比上步揽雀尾多出一个左棚式。揽雀尾或上步揽雀尾后式必定接单鞭用以转换方向,故歌诀云“回拉单鞭”。此外,还有3次出现单鞭—云手—单鞭的组合。又譬如搬拦捶有6个,但实际是3个搬拦捶,3个卸步搬拦捶,3个搬拦捶的后式接3个如封似闭,三个卸步搬拦捶的前式是2个撇身捶和1个白蛇吐信。再譬如3个提手上势后式接3个白鹤亮翅,再后式接3个搂膝拗步,2个海底针后式接2个扇通背,都体现了连环出招的用法。
三、85式套路段落特征
八个段落有其共性特征,都呈现“虎头蛇尾”之状,即“虎头”部分的式子指向四正四隅方向且数量较多,而“蛇尾”部分的式子指向或东或西且数量单一,不外乎前进步(如搂膝拗步等,野马分鬃),后退步(如倒撵猴)和横行步(如云手)。而蛇尾尖部正是每一段的分段点。
每个段落又有其个性特征,如第4段就集中表现了脚(分脚、蹬脚)和捶(撇身捶、栽捶、搬拦捶、打虎式及双峰贯耳)的各种用法。第5段玉女穿梭则集中体现了四正方向的封缠拿裹的主防意识和四隅方向的提滚托架,拗步击掌的主攻意识,使观众领略到意领身随,步随身换,连绵不断的气势。
四、85式套路整体结构特征
整体观察85式套路的结构,发现其很有规律性。习拳者面南起势,从西打到东,回转身又从东打到西,如此周而复始共计6个来回,也可称6“趟”。1, 3, 5, 7段中以前进步(搂膝拗步)和横行步(云手)朝东 进行移动。2,4,6段中则以前进步(野马分鬃)和后退步(倒撵猴)朝西进行移动。而第3段的式子布局几乎和第7段完全相同,只有一点差别,那就是撇身捶换为白蛇吐信,拳变掌而已。
从舞台审美角度看,习练者按照九宫八卦方位演练,整个行拳路径大致在一个15平米的范围内,给观众一个错落有致,疏密有度的立体感观,各个段落的个性特征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太极拳的舞台艺术美。
通过以上对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套路的分析,可以说明该套路不但经典传统而且美轮美奂,这可能就是它经久不衰,传承不断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