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拳网
当前位置: 太极拳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内容正文

练太极拳达到[真松]后,真实的感受是这样的

作者:大圣 来源:中国太极拳网 发布时间:2019-04-30 14:52:29 【字体:

1.jpeg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沈伍妹老师

写这篇文章之前内心很纠结,纠结的是网络上及其书刊杂志上对太极拳的"松功"有诸多发文,其关对于练太极拳的"松功"的描述也大同小异,同时,太极拳练习者对放松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宗师对习太极拳达到"真松"状态后的描述,或许是各人感受及个体差异的不同,笔者也胡乱修太极拳有年,自认为达到了太极拳"真松"之境界,故不惴浅陋,于本篇谈一下"真松空灵"之感受。

一,胸空之感,笔者练习的是杨式太极拳传统老架,因杨式太极拳松柔和缓,且讲求愈慢愈好,故有行拳如练活步桩之谓,一趟八十五式行下来,笔者约用半小时之上,所以每次练至十多分钟后,便入虚灵之态(自认为),胸中敞亮通透,空空如也,内中无丝毫之牵扯,有时又荡气回肠,心中胸中之甘畅淋漓,无一言表,行拳之后身轻如燕,且神清气爽,何累之有?(真实感受)

二,骨肉分离之感,说到这个感觉,总想多说两句,在初时跟老师学拳时,师者言,"要松,松的骨肉分离",笔者总是找不到感觉,百练百思不得其解,而历尽艰辛,行拳站桩千锤百炼后,方知"松的骨肉分离"为何物,两臂已脱体在空中飘浮,哪还有两臂如挂在肩上之说?两臂又如充满了气,内气饱而又饱,站桩哪还有两肩酸疼之说,因为,两臂脱体了,两肩再无负担了,此时肉不见骨,骨不见肉,此时也才真正明白,宗师陈长兴为何称为牌位先生(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内中深意方是精髓)。

三,虚灵之感,拳论中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就是说的太极拳练至"真松"时的虚灵之"灵",笔者虽无"一羽蝇虫"相加之灵,但进入行拳站桩虚灵态时(自认为),偶有一小小的响动或稍稍的干扰,便会周身惊炸,打寒颤,打激凌,眼前微光闪动,便会迅疾周身紧绷,小小的一点凉或热水溅之皮肤(不太凉不太热之水),便会登时跃起,周身金驹抖毛,笔者这便是习练太极拳至"真空"时的虚灵之感,虚灵之"灵"。

太极拳博大精深,越练越有味道,越练越明白太极拳论,太极拳经是修炼太极拳的指路明灯和至理明名言,只有切实掌握方法,明白拳理才能把太极拳练好,才能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神韵。

相关推荐
  • 热门
  • 推荐
排行榜
相关视频
太极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