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以风病为主,经过漫长的冬季,人们脱去了厚重的棉服,肌肤更容易受到自然界中气流的影响,最外层的防御系统(皮肤)会先感受到气流(风)的变化,如果此时体表肌肤腠理的防御系统还没被完全唤醒,或者气候变化比较明显,体质比较弱、正气较虚、或是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就会很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所以民间会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一说。
夏季气温比较高,如果我们的体温调节系统无法适应变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或是身体没有及时的补充水分来降温,就容易受到夏季暑气(暑邪)的侵袭了。
当长夏来临,雨水丰沛,或者长期生活在湿气比较重的地方,比如湖边、海边、多雨等,空气中水气比较重,身体中多余的水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散,就有可能蕴郁肌表,形成湿疹。如果吃生冷不干净的食物,身体的湿气(湿邪)就容易向下导致腹泻。
随着秋季到来,空气的湿度逐渐降低,气候开始变得干燥,此时燥邪就悄悄来临了,呼吸道失于濡润,鼻腔气管来不及分泌黏液来湿润、净化从外界吸进来的空气,干燥不纯净的空气就会刺激人的咽喉、进而产生干咳少痰、无痰或者黏痰等症状。
冬季气温降低,寒气逼人,人体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若没有及时增添衣物就容易感冒、发热、流鼻涕。
六淫致病有一定的季节和环境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避免身体受到不必要的侵袭。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养生保健谚语,说的是春寒料峭之时不要急着脱掉冬衣,要适当的捂一捂。以15℃为临界值,最高温度低于15℃要捂,立春后至少要捂10∼15天,年老或体弱者,可适当增加天数。
呼吸道:燥邪入肺,会先侵犯口鼻呼吸道,导致或者诱发慢性咽炎,出现咽干咽痒、干咳无痰等症状。罗汉果甘寒,清热润肺,利咽开音,兼润肠通便,适合秋季干燥时节慢性咽炎兼便祕患者煮水代茶饮用。